和珅的发家史钱龙配资,其实就是一部小狗成长史
说起清朝能够位列中枢的大臣,大部分都是家世显赫,或者在八旗中具有崇高的地位,唯独和珅出身低微,父亲在其九岁的时候就去世,成长环境也不是特别好,科举也没有考上,在乾隆三十七年被授予三等侍卫,被挑选为补粘杆处侍卫,和珅就是这样不入流的出身。
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,就这样出身的人,在乾隆三十八年就任库管大臣,乾隆四十年担任御前侍卫,乾隆四十一年正月担任户部右侍郎,三月成为军机大臣,四月总管人物福大臣,十一月赏一品朝冠。
你看看这个升迁就跟坐火箭似的,和珅本来也没有什么功劳,但是却因为乾隆的喜好,就是让你升,短短几年就成为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,可见晚年的乾隆有多昏庸了。
很多人都说是和珅厉害,纯粹扯淡,和珅贪污、受贿的手法也不怎么高明,刚刚伸手就被人弹劾多次,在乾隆的桌子上,关于弹劾和珅的奏章并不好,那些文官甚至开始轮番弹劾和珅,可见,乾隆并不是不知道和珅贪污,但是他就想用和珅,很明显是深有用意的。
越是有骨气的文官越不会阿谀奉承,越不会得到乾隆的欢喜,不可能跟乾隆一条心,很明显乾隆晚年的时候钱龙配资,好大喜功,已经听不得任何批评的声音,只有和珅的阿谀奉承最受用。
和珅在编纂四库全书的时候大兴文字狱,搞死很多官员,很多人认为这是和珅搞的鬼,乾隆啥都不知道,其实这根本就是乾隆授意或者指使的,与其说和珅是有一个独立人格的权臣,不如说他是乾隆的一条狗。
和珅到底掌握了多大的势力,竟然到了让皇帝都忌惮的地步?
大部分皇帝晚年的时候,都好大喜功,穷奢极欲,作为十全老人的乾隆自然不能免俗,晚年的乾隆花销很大,比如六次南巡的时候,怎一个奢侈了得,皇帝要是有点爱好,那真是劳民伤财,宋徽宗时期并非国家不繁荣,但是因为徽宗喜欢花石纲,硬是把老百姓逼得造反。
乾隆如此花销,自然是要受人话柄,但是这些问题统统都被和珅解决了,和珅以私下索要、筹资的方式,解决了乾隆的第六次南巡的衣食住行。
尤其是在搂钱这方面,和珅更是创造性的提出了议罪银制度,假如官员犯法,只要缴纳一定的银两就能够免罪,这种做法虽然为乾隆搞来了钱,另一方面不是变相鼓励人搂钱,你要是不搂钱,犯事的时候怎么办,和珅就是以这样的办事能力深得乾隆的欢心。
办事能力如和珅这样得心应手的,估计历史上除了,还真就找不出来几个。
乾隆执政期间其实是烂尾的,岁数越来越大,兴趣还不少,朝政的心就一点点操不过来了,本来乾隆在六十岁的时候退位让给嘉庆,安详太上皇的晚年也是不错的选择,但是他却害怕大权旁落,因此玩了一手让位不让权,名声得到了,但是权力却不给嘉庆。
他不信任嘉庆,却信任和珅,让和珅当他的代理人,继续把持朝政,当时人都称和珅是二皇帝,也算是一种讽刺了。
作为嘉庆却异常能忍,干脆就将军国大事交给和珅来处理,为了不让和珅多心,嘉庆
还一再向和珅表示,即使自己亲政,也要让和珅管事,大清国没了和珅就玩不转了,在朝堂之上,嘉庆还跟和珅上演了一出皇帝担心大臣安危的戏码,把和珅的鼻烟壶没收了,以便让和珅保重身体,以待日后重用。
通弘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